如何拥有更好的职业路径?

文/辉哥奇谭

2022/12/04

最近和一个公司老板聊天,他感叹了一句:「年轻人毕业后最好还是先去大公司锻炼」。原来他发现,行业内领先的大公司一般都建立了领先的研发和管理体系,人才培养机制也比较完善。那些在毕业之后去了这些大公司工作的人,往往能接受更严格的职业训练,眼界也较为开阔,对于这个年轻人长期的职业发展很有好处。

这让我想起若干年前,我刚进百度那会,第一次参加同事聚会。老板让我介绍自己的职业背景,我说自己曾经在华为、Motorola工作过较长时间,此外还有在三家创业公司工作的经历。

老板评论了一句:很好的Career Path(很好的职业路径)。直到多年以后,我才对这句话的意义,有了更深刻的认知。

做一个对比:

工作经历1:「我过去主要的工作经历在华为、Motorola和百度,做过软件工程师、布道师、产品经理、生态运营,工作领域涉及交换机、手机、移动互联网、车联网和自动驾驶,现在负责理想汽车战略部。」

工作经历2:「做过软件工程师、布道师、产品经理、生态运营,工作领域涉及交换机、手机、移动互联网、车联网和自动驾驶,现在做车企的战略工作。」

前后两个工作经历对比,前者会显得很有说服力,而后者则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,而差别只是在于后者缺少公司信息。所以,在你求职时,公司信息起到了很好的背书。

但「公司」不仅仅是求职时的背书,它意味着更多东西。

我在招人的时候特别在意「背景」。背景 = 你在哪里 + 你做过什么,这两件事基本上决定了你能力的天花板。而且,经常是「你在哪里」决定了「你做过什么」以及「你能做到什么程度」,此外还有一个更为隐蔽、但也更为重要的因素「你和谁一起共事过」。

任正非曾经提到过一个观点,大意是中国的公司能培养出很好的工程师,也有很多努力的员工,但就是缺少有系统思维的人,也缺少顶级的架构师。所以顶级的架构师,一般都需要从国外知名通讯科技公司招聘。

后来理解到,中国绝大部分公司都在做表层的、应用级的事情,而缺少系统级的事情。所以,当时的中国企业土壤无法培养出顶级架构师。

当然,最近十来年,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,中国本土的科技企业业务复杂度急剧提升,涉及服务亿级规模用户,每天处理海量数据,所涵盖的系统也从应用下探到操作系统甚至芯片。这就逐步具备了产生「架构师」的土壤。所以一个人若想成为架构师,必须想办法进入相关科技企业,除此之外,没有别的路径 —— 这就像我前段时间提到的例子:想成为名医,除非进入以相关科室著名的公立医院(相关文章:专家养成之路)。

联想到我最近见过的几个高人,他们的职业生涯毫无例外,都与某一家成功的科技企业密切相关。可以说,这些科技企业就是他们成长的土壤,这些企业的快速发展给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认知养料。而伴随企业业务的加深和拓宽,他们也在不断扩大自己的认知疆界。

很难想象,如果这些人没有在合适的时候加入这些公司,和这些公司一起成长,他们是否还能达到今天的成就。很可能他们虽然很优秀,但很难有今天如此高度的认知水平。

这件事对我们的启发是:其实职业生涯就是做选择,选择在什么时间,进入什么行业,进入哪家企业,即陆奇曾说过的「在适当的时候,跳上合适的船」。

理解到这一层,找工作就会超越眼前的「薪资」,更有方向感和目标感。而往往是看得足够远,才能选得足够准,获得更多的长期利益。这一点,对于初涉职场的年轻人来说更为关键。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80118303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fd2021.cn/971.html